[快乐故事]
一校双校,教育集团化,深度联盟,学区制,城乡一体化学校...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东城区时嘉教育集团总裁王欢如数家珍。这些名词不仅勾勒了时嘉小学近年来的发展历程,也体现了北京市推进教育公平,让优质教育资源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努力。
如今,这些教育改革的成果让普通人获得了坚实的幸福感。家长不用担心,孩子在家就能上好学校。学生学得好,课堂从学校延伸到社会,博物馆成为新课堂。
2014年,时嘉小学作为北京市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改革试点,将周边10个区纳入招生范围。
扩大招生学区后,该区一位老人是低保户,因此她的双胞胎孙女和孙子进入了时嘉小学。她非常兴奋。当她在校门口看到王欢时,她说:“王校长,我不用在不求人身上花钱,这样晚辈就能上一所好学校。我看不到总书记。见到你,我会对总书记说声谢谢。我要感谢党和政府。”
在今年全国政协的医药卫生界、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,王欢把老人的肺腑之言带给了总书记。
让孩子在家里上个好学校,想办法解决老百姓择校难的问题。孩子入学后,如何好好学习,健康成长,让家长和孩子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,是另一个关键问题。
“这个新时代,是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中央,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。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这句话让王欢心潮澎湃。她想,新时代,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了?
几年前,北京的中小学就开始了课程改革,优德官网允许不少于10%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,以此撬动其他课程改革。“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?我们当时不懂,但我们的老师有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前列的志向。”王欢说,“我们设计的这门课程应该是全国性的、系统性的、综合性的、开放性的。”
时嘉小学与国家博物馆签约,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。学生们每周在国家博物馆呆半天,学习四门主要课程:汉字、服饰、美食、音乐、发音和修辞。王欢认为这是“在时间的缝隙中触摸文化的脉络”。
11年来,启蒙的历程经历了从1.0到4.0的飞跃。“从文物到文化再到文明,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一种开放的状态。“启蒙”和“博客”的课程没有界限,指的是学习内容和方法的丰富。‘启蒙’就是让学生去体验,去参与,最后去感受,去触摸。学生的学习是活泼的。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学习状态。”王欢说。
课程中有一个主题叫“心连心”。老师先提问:交心的“犀牛”是犀牛吗?中国现在已经没有野生犀牛了。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见过犀牛吗?学生开始以各种方式讨论、调查和学习。最后,他们知道这个“犀牛”是犀牛,灵犀是犀牛角。孩子们也认为现在有些人为了犀牛角和象牙而猎杀动物,从而产生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感情和行为。
2018年,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,《启蒙课程》获得一等奖。许多来自国际友谊学校的朋友参观了时嘉小学,他们都经历了启蒙的过程。
国际友谊学校的一位朋友在听了一场关于启蒙的讲座后说:“这场讲座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。优德官网是文化盛宴,太奢侈了!”
在那堂课上,学生们用两根棍子、一堆线和一个一次性饭碗来模拟制作慕斯无方大丁的过程。同学们想着怎么把他们绑的更牢,怎么更和谐的互相配合,想象水是滚烫的钢水,做模型,做模型。现在成语说“一模一样”,其实原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这项技术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仍有应用。“我们的课很有趣。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,给了他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,一种历史地看待事物、思考问题的方式。”王欢说道。
这种校本课程的成功尝试,让老师们深受感动。如果我们用“我叫你听,我叫你记”的方法来教,根本行不通,学生肯定会跟不上时代。这一理念促进了学校其他综合课程的发展。
比如“创意+”课程。时嘉小学每年都举办“商业挑战赛”。孩子们成立了一个“公司”,研究一个小小的科技产品,学生投票选出“最佳产品”。一开始有家长参与,还有选举贿选的问题。一些学生请王欢做他们公司的代言人,结果他们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。
“我觉得这样挺好。要培养孩子公正勤奋的品质,凭实力做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很多次失败,这也是一种学习,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真正的竞争,百学不厌,永不言败。”王欢说。